包子的前世今生,你知道多少?
包子,最早叫饅頭。傳說包子是諸葛亮發(fā)明的。宋人高承的《事物紀原》里說,諸葛亮南征孟獲途中渡瀘水,按照當地蠻人習俗是應該殺人取頭祭河的,可諸葛亮讓士兵用面皮包上剁碎的牛、豬和羊肉,蒸熟了取代人頭祭河,從此便有了“蠻頭”,后來則被寫成“饅頭”。至于這種有餡的饅頭從什么時候起被叫成了包子已經無法考證了。從清康熙皇帝與豆腐包子、乾隆皇帝與五丁包子、慈禧與狗不理包子、梅蘭芳與白運章包子、毛主席與四季美湯包到今天的*與慶豐包子,作為代表,包子從古自今受到不少名人的青睞。
其實我的母親也經常做,不過大都是素餡的。韭菜,雞蛋,粉條,三樣餡料混在一起,足以撐起一個圓滾滾的大包子了。喜歡的是包子蒸好的時候,揭開蓋子的那一瞬間,頓時薄霧升騰,一個個又白又喧騰的大包子,看著格外喜人。
包子的適用性很強,因人而異、因地而異、因材料而異,重要的是它可精可粗,雅俗共賞。由于美味、便攜、廉價的特性,包子在民間流傳,如今包子的品種日漸繁多,地域特色明顯,小籠湯包、生煎包、叉燒包、牛肉包、南瓜包、豆沙包、龍眼包、壽桃包、海鮮包……不同的地域特產、不同的生活習慣演化出千變萬化的包子,包子走進大江南北的尋常百姓家。
包子的種類有很多,按照皮兒的不同來分類,有發(fā)面型、死面型、半發(fā)面型和燙面型;
按照餡兒來分,則有葷餡兒包、素餡兒包、湯包和無湯包;
按照制作方法來分類,有蒸包、煎包和蒸煎相結合的包子;
大江南北,包子的分布區(qū)域很多,北邊的包子實在,皮厚餡多;南方的包子精致,小巧玲瓏。廣東有“叉燒包”,四川有“龍眼包”,天津有狗不理包,河南有小籠灌湯包,包子之多,不枚勝舉。不過有意思的是,上海那邊的包子一直還留著古稱,他們叫包子為饅頭。本想買幾個小菜,再去買幾個饅頭,誰知買回去的卻是“包子”,后來才知道,上海的“肉饅頭”就是包子。